中国抹茶,再迎机遇!
茶友网首页 个人中心
下载APP 下载APP
手机访问 手机端二维码
一头大象-普洱茶

中国抹茶,再迎机遇!

抹茶的涨幅超过同期黄金?

蓝鲸新闻报道,去年2月,丸久小山园的“五十铃”(40克罐装)售价仅为七八十元,而如今该产品在电商平台上的售价已涨至235元甚至更高——一年半内涨幅接近200%。照此计算,抹茶的涨幅已经超过同期黄金、比特币和英伟达的股票。

根据全球日本茶协会数据显示,碾茶的价格不断攀升。今年5月,日本抹茶在京都的拍卖价格甚至达到每公斤8235日元(约合408元人民币),同比去年同期增长170%。同时,日本茶生产相关协会数据显示,日本2024年共产出5336吨抹茶,比十年前增加近2.7倍。但预计今年产量将减少。

中国抹茶,再迎机遇!

根据新华网,2025年,中国预计生产抹茶将超过5000吨,是全球最大生产国;同时,也是全球最大的抹茶消费国。当日本抹茶短缺,中国抹茶将进入什么样的爆发周期?

产能难扩张

日本抹茶面临多重危机

目前日本抹茶面临量跌价涨的困境,其核心动因与极端天气导致的原料减产及美国关税政策冲击直接相关。

从供应端看,据路透社报道,受去年夏天创纪录的高温天气影响,日本制作抹茶的原料茶碾茶今年减产,交易价格创新高。6月以来,丸久小山园、中村藤吉等多家知名抹茶品牌相继涨价,部分产品涨幅高甚至达382.4%。现下,随着气候变化加剧,这一涨价潮似乎仍有愈演愈烈的态势。

据日本气象厅数据,日本全国7月平均气温已连续三年刷新历史纪录,今年7月平均气温比常年偏高2.89摄氏度,为1898年以来最高。预计高温天气将持续至9月。这种长期的极端气候,可能致使抹茶减产成为常态,加剧原料供应紧张,推动价格上涨。

中国抹茶,再迎机遇!

△(图片来源:cctv4)

根据日本茶输出促进协会的绿茶出口数据,2025年1-5月,以抹茶粉为主的“粉末茶”出口金额占绿茶出口总量的80%,同比增长68%。可见,出口是日本抹茶的重要生意。需要注意的是,今年以来,美国关税政策给日本商品进口带来冲击。自8月1日起,美国对所有日本产品征收25%关税,这导致抹茶等日本出口产品面临更高税负,出口成本上升,对日本抹茶在美国市场的拓展构成压力。

当前,日本抹茶产业正陷入量跌价涨及关税冲击的恶性循环。若气候问题与贸易壁垒持续存在,可能导致国内外消费者转向替代品,进一步压缩日本市场需求。

源于中国

抹茶如今怎么样了

提及抹茶,似乎大多会将其与日本相关联。事实上,抹茶真正的原产地是中国,其起源可以追溯到魏晋时期。《荈赋》描述抹茶冲泡后的景象,称:“惟兹初成,沫沉华浮。焕如积雪,晔若春敷。”唐宋时,古人用石磨将蒸青茶研成末茶,以“末茶”为载体,将茶作为药食同源的珍品,后来,这种饮茶方式被日本僧侣带回东瀛,逐渐演变为今天的现代抹茶。

明朝以来,中国开始流行用茶叶冲泡,抹茶文化才逐渐沉寂。随着时代发展,抹茶在国内的发展日益迅猛。早在2019年,中国抹茶产量已超过日本,稳居全球第一。现今,抹茶生产主要集中于浙江径山、贵州铜仁、湖北孝感三座城市。

中国抹茶,再迎机遇!

中国茶叶流通协会荣誉会长、中茶协抹茶委主任委员、浙江茶博士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毛立民指出,近年来,中国抹茶产业在技术、市场和文化创新上取得显著突破,主要体现在几方面:

产业规模与标准化提升

浙江、贵州等主产区通过引进日本技术并本土化改良,建立规模化、标准化的生产线。

应用场景多元化

从传统茶饮扩展到烘焙、冰淇淋、零食、化妆品等领域。许多新茶饮品牌推出的抹茶饮品和甜品成为爆款。在工业用抹茶方面,中国更凭借着产业成本优势成为星巴克、雀巢等国际头部品牌的供应商。

文化赋能与品牌崛起

结合国潮风,许多国内新兴品牌打造“新中式抹茶”概念,并通过文化反哺产业。

目前,全球抹茶原料价格普遍上涨,中国抹茶凭借性价比优势有望快速填补市场空白。毛立民坦言,中国抹茶生产成本仅为日本的1/3-1/2,适合大规模生产。国内茶饮品牌竞争激烈,出于成本控制考量,未来大概率会转向国产抹茶。同时,日本企业为降低成本,也可能扩大与中国的合作。

需求广阔

中国抹茶乘势而上

咖门发布的《2025中国饮品行业产品报告》显示,2024年,五十家头部茶饮品牌共推出73款抹茶新品。TikTok上标有#Matcha(抹茶)标签的视频浏览量已超150亿次。

占领消费者心智,方能占领消费市场。

中国抹茶,再迎机遇!

贵州铜仁贵茶茶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蒙祖德表示,消费者选择抹茶时,其侧重点主要集中在品质、用途适配性和品牌信任度三方面。品质上,关注色泽、香气和口感等,优质抹茶原料的洁净度、细腻度、营养成分和风味层次是核心考量。用途适配性上,烘焙场景侧重耐热性,饮品场景注重溶解性,而直接冲饮则更在意风味纯净度。品牌信任度方面,倾向选择有明确产地、标准化生产流程和认证(如有机、欧盟检测标准)的产品,同时年轻群体也会关注品牌的创新应用和文化调性,兼顾实用性与体验感。

随着产业发展,中国抹茶正逐步打破高端市场长期由日本主导的格局,以贵州铜仁为代表的产区通过制定专项发展规划,推动全链条标准化生产,并采用欧盟标准严格品控,产品已成功出口日本,在国际市场展现价值,国内外市场影响力提升。

蒙祖德表示,抹茶具有很强的兼容性,含有500多种人体必需的营养成分和微量元素,除茶饮领域外,抹茶还广泛应用于食品、烘焙、冰淇淋、化妆品及医药等领域。既可制作抹茶巧克力、抹茶月饼、抹茶米豆腐等食品,也能用于生产抹茶唇膏等化妆品。

据《卫报》介绍,海外许多知名品牌更是利用抹茶的颜色,将产品打造为社交媒体的“吸睛利器”。可见,“万食皆抹,万饮皆茶”并非空谈。

中国抹茶,再迎机遇!

其中,食品添加剂和化妆品领域潜力较大。作为食品添加剂,抹茶可赋予产品独特风味和色泽,还增添营养;在化妆品领域,抹茶富含的多酚等成分有抗氧化等功效。随着消费者对天然成分化妆品的青睐,抹茶有望在更多护肤品、彩妆中得到应用。

综合市场可知,抹茶已深入到茶饮、咖啡、料理、冰淇凌雪糕等多种品类中的应用中,且将逐步往美妆、文旅体验等方向迈进,市场前景广阔。

诚然,中国抹茶产业的发展有目共睹,但欧美市场对“日式抹茶”的路径依赖仍然存在。毛立民指出,中国抹茶需从品质、文化和市场策略三方面发力,讲好两个故事:即“归宗”和“创新”。

具体需聚焦以下三点:

强化品质认证

通过国际标准提升信任度,同时优化工艺,比如提升叶绿素和氨基酸含量。

差异化定位

文化上,挖掘唐宋抹茶历史,打造“新中式抹茶”IP。产品上,开发抹茶冰淇淋、抹茶护肤品等高附加值品类,迎合Z世代需求。

市场渗透

高端市场,与米其林餐厅等品牌合作,强调单产地溯源;大众市场,主攻食品工业客户,以性价比替代日本中低端抹茶。

蒙祖德表示,在销售上,公司将持续布局海外市场,形成包括中国在内的全球六大抹茶销售中心,设立海外跨境电商中心,组建全球销售网络;在品牌上,做好抹茶的中国叙事,通过文化传承和得天独厚的高原产区带来的原料优势,提升产品差异化和品质感,提高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全力推动中国抹茶全球化出海。

过去,高端抹茶市场长期由日本主导,国产抹茶几无立足之地。如今,中国正通过制定发展规划、推动全链条标准化等方式逐渐打破这一局面。相信未来,中国抹茶在全球产业中将占据更核心的地位。

来源:说茶  说茶ShowCha,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